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23岁的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巩伟婷隔着屏幕看阅兵,心中陡然升起两股自豪感——一股是作为中国人看到祖国强盛的自豪感;另一股自豪感,则来自她参与设计的九三阅兵志愿者服装,她说:“看到志愿者穿着舒适,这是对设计者最好的反馈!”
记者从北京印刷学院获悉,该校承担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志愿者服装及配套物资设计任务。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物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夏小奇教授带领师生团队担纲本次设计,团队里除刘馨元、高扬2名教师外,有4名在校学生,学生均是00后。
据了解,此次九三阅兵志愿者服装核心图形为14条有力向上的线条,融合广场纪念大会整体设计的布局和配色,并与志愿蓝有机结合,象征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程,服装上衣暗纹选用古代盔甲上的玄甲纹进行设计转化,通过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玄甲纹的人字形连缀,象征众志成城的主题。团队还将上衣款式的领型设计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军装领型特点相结合,设计为小立翻领款,简约庄重大气。领口含有1粒明扣2粒暗扣,更加突显纪念大会的庄严肃穆和威严大气。腰包则采用八路军军服的抗战灰蓝,与上衣色调和谐,并且在腰部系带部分进行了加宽处理,选择了没有放置物品时也能保持硬挺有型的材质,兼顾审美性和功能性。
从4月接到任务,到如今成功呈现,设计团队反复优化志愿者服装的设计细节及制作工艺。从初稿绘制到面料筛选,从版型调整到工艺优化,团队师生夜以继日地打磨优化方案,历经上百次修改。
在上百稿的磨练中,参与设计的00后同学们收获了巨大的成长。巩伟婷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刚开始总是拿不定主意,创意只敢在心里打转:“这个想法能不能行?要不要告诉导师?还是不要说了吧……万一说错了怎么办……”
导师夏小奇则想各种办法鼓励同学们。巩伟婷透露,最初,为了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她的想法是将志愿者服装的扣子做成旗袍上常见的“琵琶扣”。夏小奇耐心引导——琵琶扣更适用于女性,考虑到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性别特点,且结合阅兵的场景,可以从众多军装服饰中找找灵感。
夏小奇带领同学们翻阅大量资料,将“稚嫩”的想法不断进行优化,最终决定借鉴八路军军装,便有了如今小立翻领,一明扣,两暗扣的设计。
就是在一个个这样的过程中,巩伟婷和同学们“夜以继日”地成长,从“紧张”“内耗”,变成了“自信”“果断”。